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内蒙古农业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数智平台赋能就业工作,综合施策、强化保障,多方发力、狠抓落实,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院系主抓、全校联动、全员参与的良好就业工作局面,持续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了“学校主管、学院主抓、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坚持实施“12345”行动计划,“1”锚定一个工作目标---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突出两项重点工作---就业育人和就业市场,“3”落实三方面工作要求---全员参与、全面指导、全程服务,“4”实施四大行动---领航—做好价值引领、启航—做好生涯教育、助航—做好就业指导、护航—做好就业帮扶,“5”建设五项工程---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就业市场拓展工程、就业工作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创业带动就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努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二、经验做法与工作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高质量办学的重要内容来抓。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校院两级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办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设置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认真执行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红黄牌预警通报制度。学校将就业工作纳入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范围,将就业工作成效与各学院年终激励绩效津贴分配直接挂钩,重点突出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等群体在就业工作方面的贡献度。
二是健全工作体系,凝聚工作合力。学校全面落实“全员参与、全面指导、全程服务”的就业育人工作要求,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就业工作部署会调度会推进会,全面落实教育部、教育厅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常态化部署和调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增设副科级岗位,强化各学院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科主任、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学业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任教师逐级包联的就业工作体系,凝聚多方合力,共同推动就业工作。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实现五连增。
三是优化就业服务,推进精细管理。通过开展毕业生全员就业问卷调查,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意愿,精准制定就业指导与服务方案,针对不同就业意向学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为就业重点帮扶群体建立了“一生一档”“一人一策”的帮扶台账,同时各学院组建“领导班子成员、就业辅导员、班主任、毕业生导师、专任教师”为一体的就业帮扶团,确保困难就业群体一个不能少,一个不掉队。组织困难毕业生参加“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注重扶助与扶志并行互促,提升困难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24年,困难就业群体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学校整体水平2.78百分点。
四是搭建数智平台,赋能就业工作。依托自治区 24365 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桥、职得干、新途径在线、青城人社、丁香扎根计划·大学生留呼就业服务站等平台,加快构建学校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就业育人平台、就业数据分析监测平台,加强教育与人社部门、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全过程就业服务衔接,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化就业”服务,优化线上招聘、直播带岗、政策宣讲、信息发布、职业测评、简历优化、AI面试等平台功能,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发布招聘信息、就业政策2885条。学校在“就业桥—2024年度高校高质量就业工作成果案例征集”活动中获得高质量就业•优秀示范案例高校。
五是强化就业教育,提升育人实效。以就业指导专题巡回讲座、就业创业大讲堂、政策性岗位公益培训班、大学生创业公益培训班、HR进校园活动月、就业先进典型宣讲活动、就业指导实战演练师资培训班、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学校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92项,数量位居自治区高校首位。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2018级草业科学3班刘翔东入选全国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事迹典型人物。经济管理学院2017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乌德乐呼、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恩克巴图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沙漠治理学院2024届毕业生赵洁、赵琦作为“戈壁滩上的铁路守护者”在一线坚守治沙车间的事迹被内蒙古卫视新闻联播报道。
六是推进校企合作,拓展就业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学校70多年办学积淀的各类资源,多层次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积极寻求新的就业增长点,广泛拓展新的就业渠道。学校与伊利集团、蒙牛集团、正大集团、蒙草生态环境集团、天津瑞普生物集团、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开展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培养人才等项目。目前,乳业产业学院、草业现代产业学院、钱学森沙产业学院、小动物医疗产业学院入选自治区级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开设校企合作共建专业7个。
就业新起点,奔赴新征程。下一步,内蒙古农业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扎实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度。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内外联动促就业;强化价值引领,赛教结合促就业;强化供需匹配,产教融合促就业;强化就业指导,精细服务促就业的“四强化、四促进”,积极参与京津冀蒙、东北三省一区工会系统跨区域就业创业协作,促进供需高效对接,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自治区“五大任务”、加速推进内蒙古“六个工程”“六个行动”贡献内农大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