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家长们、校友们:
大家晚上好!
青城六月,万物竞秀;风华正茂,扬帆启航!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共同见证9976名本科生、1502名硕士生、142名博士生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奔赴壮阔山海!在此,我代表学校、代表陈永胜书记和全校师生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育你们的老师,向艰辛抚育你们的家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望2021年金秋,你们怀揣梦想踏进农大校园。在这片求知的沃土上,你们用勤奋书写答卷,用汗水浇灌篇章:面对疫情大考,你们用坚守诠释责任。无论是云端课堂的专注聆听,还是校园防控的志愿身影,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本色担当。投身科研实践,你们用脚步丈量真理。试验田里的每一滴汗水,实验室里的每一个数据,论文中的每一个结论,正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最铿锵践行。服务乡村振兴,你们用专业回馈乡土。牧区棚圈里的技术指导,田间地头里的科技推广,让农大人的智慧与热情在广袤田野生根发芽。从运动场上的拼搏到舞台上的绽放,从课堂里的求知到创新中的实践,你们以全面发展的优异答卷,谱写了新时代农大学子的风采华章。
今日的你们,如敕勒川上的劲草,似大青山巅的苍松,在农大沃土中深深扎根,身上闪耀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时代光芒!兽医学院刘宇明同学,五年如一日,精研马匹诊疗248例,急牧民所急30余次,从生涩到娴熟,在枯燥重复中铸就临床“活教材”,即将奔赴吉林大学深造,立志守护动物健康、保障食品安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石芸芸同学,深耕机器学习前沿,勇夺国际数模竞赛桂冠,以算法之“真”求解现实之困,免试直博西安交通大学,矢志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常淑卿同学,以无私大爱捐献造血干细胞,用青春热情投身乡村支教,是践行志愿精神的青春榜样!
还有更多优秀的你们,在各自领域脚踏实地、奋发向上,你们是母校的荣光!你们亲历了母校七秩华章的荣耀盛典,体悟了农大精神的薪火相传,凝聚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你们见证了学校硬实力的历史性突破:草学学科荣膺A档,创新创业国赛勇夺金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区高校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自治区“零的突破”! 这份科技突围的创新基因已深植于每一个农大人的血脉之中!这些激动人心的大事件,都映照着你们专注的目光,熔铸着你们奋斗的身影!幕幕场景,清晰如昨;份份深情,永驻心田!你们的名字,已深深镌刻在农大的史册上!
同学们!你们毕业在一个风云激荡、机遇空前的伟大时代。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浪潮奔涌,人工智能重塑未来。站在文明演进的关键节点,未来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亦空前严峻。总书记的教诲振聋发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属于你们的长征路,已在脚下铺开,这既是光荣之旅,更是责任之道。
摆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份厚重而深刻的时代考卷:如何端牢“中国饭碗”,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如何突破农业“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何守护好祖国北疆的绿水青山?这些,都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命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国之大者”!
回首望去,一代代农大人,正是心怀“国之大者”,才在时代洪流中闪耀光芒。云锦凤先生以毕生心血育草种,成为中国牧草转基因育种的奠基人,她培育的优质草种深植于内蒙古广袤草原,不仅滋养了畜牧业的繁荣,更筑牢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根基。张和平教授数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打破国外菌种垄断,成为中国益生菌产业的拓荒者,其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乳品产业核心环节,有力提升了“中国乳都”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话语权。他们的故事,是农大精神最生动的注脚,更是对“青年要立志做大事”这一号召的完美诠释!
作为农大人,我们深知内蒙古这片热土所肩负的国家使命。这里是祖国北疆的生态脊梁!从乌兰布和沙漠的治沙锁边,到锡林郭勒草原的系统修复,再到阴山北麓水土保持创新,内蒙古农业大学始终挺立在生态屏障建设科技攻关的最前沿。每一片固沙的草方格,每一处恢复的草甸,都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北疆实践,是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坚实保障。
同学们,内蒙古更是国家不可或缺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自治区的核心任务,也是农大人科技报国的主战场。面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我们深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内涵:在河套平原、科尔沁大地、呼伦贝尔垦区、黄河几字湾,农大人推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盐碱地改良、节水高效农业,让每一寸耕地孕育更丰厚的希望;在种业振兴的关键战场,我们攻关马铃薯、燕麦、玉米、杂粮杂豆的品种选育,保护创新蒙古牛、蒙古羊、绒山羊的优良基因,只攥紧“中国种子”“中国畜芯”,端稳中国饭碗。在精深加工的赛道上,我们突破保鲜技术、优化风味、开发功能性产品,推动牛羊肉、乳制品、特色粮油从“原字号”迈向“高精尖”,让草原馈赠成为富民强区的“金色产业”。
同学们,历史的接力棒,已郑重交到你们手中!你们即将奔赴的广袤天地,正是国家和自治区战略需求的最前沿——或许在科尔沁沙地边缘,用科技恢复植被、锁住黄沙,守护绿色边界;或许在河套灌区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优化智慧灌溉、筛选耐盐碱作物,筑牢“塞外粮仓”;或许在锡林郭勒草原的现代化牧场,推广科学养殖、疫病防控技术,保障“肉库”优质安全;或许在乳业、肉业的研发中心,探索益生菌应用、开发新产品,提升“奶罐”“绒都”的科技价值;或许在乡村振兴一线,用知识赋能农牧民,探索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新路径……无论在哪里,你们的奋斗,都将成为这片土地最动人的风景!这就是时代赋予新一代农大人的历史使命和深沉回响!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扬帆远航、奔赴山海的重要时刻,作为师长,我愿赠你们四句话,愿你们在投身强国伟业、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把稳舵、加满油、行稳致远、勇攀高峰!
一是要以家国情怀铸魂,做北疆大地的深耕者。再强大的AI,也无法替你们回答“为谁奋斗”这一根本命题。生逢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你们肩负着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农业强国的千钧重担。家国情怀的核心在于洞察“国之大者”,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希望你们永葆赤子之心,厚植“三农”情怀,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职,都深植兴农报国之志,扎根北疆热土,情系万里乡愁,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的洪流中书写人生华章!正如总书记所教诲:“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北疆农大人的生命底色!
二是要以高尚德行立身,做时代风气的引领者。“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行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要明大德,铸牢理想信念,坚守报国初心;要守公德,恪守社会规范,引领文明新风;要严私德,砥砺意志品质,涵养操守情怀。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一次守时履约,一份信守承诺,一回拒绝诱惑,都是在为高尚人格奠定基石。希望你们不仅要做崇德修身的践行者,更要以自身的浩然正气和嘉言懿行、怀瑾握瑜,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成为向上向善社会风尚的引领者,真正锻造成为在时代变局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三是要以务实笃行建功,做改革攻坚的实干家。务实笃行的精髓在于问题导向、务求实效。面对农业强国建设中的硬骨头、深水区,决不可纸上谈兵,更不能畏难退缩。要发扬“自找苦吃”的精气神,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用脚步丈量田野,用汗水浸润泥土,用智慧破解难题。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善用所学、勇于创新,力求拿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硬招实招,创造惠及民生、推动发展的真实价值。在AI赋能的浪潮下,这种扎根实践、跨界融合、解决复杂问题的“实干”能力,正是你们无可替代的核心优势!“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它镌刻在每一次攻坚克难、每一份职责坚守的坚实足迹里!
四是要以开拓创新致远,做未来蓝图的擘画者。同学们,人工智能一日千里,知识的“保鲜期”加速缩短,技能的“迭代率”前所未有。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身学习、持续创新的崭新起点!开拓创新,要求我们永葆虚怀若谷的求知渴望,秉持脚踏实地的钻研精神,激扬敢为人先的创新锐气!特别是我们的研究生,要主动拥抱变革,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开拓新领域,在实践中不断迸发创新火花,将学习力转化为引领未来的创造力,努力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用之才!希望你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同学们!离别依依,万语千言!母校期盼你们:成人成才,建功立业,将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筑牢北疆绿色屏障,深耕农畜产品金色沃野,在强国伟业和强区建设中,挥洒内农人最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同学们,母校永远牵挂着你们,这里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远征的港湾!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
此去乘风破浪,前程似锦!
愿你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谢谢大家!